万里援疆担使命 法治边疆践初心
时间:2025-07-22
来源:第二检察部
作者:冯晓旋
编辑:杨文
录入:杨文
审核:董爱洁
三月,怀揣热忱,我从黑龙江飞抵新疆。湛蓝的天空、热情的人民,是这片土地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抵疆次日,省院领导的关怀与嘱托,更坚定了我履职尽责的决心。
快速融入,迎接挑战:
开通办案账号的瞬间,归属感油然而生。首战便遇盗伐林木刑案——我的专业领域是民事。在领导信任的目光下,我迅速向“娘家”求援,成功破解难题。这次“跨界”经历,是援疆实战的第一课。
智慧赋能,携手共进:
发现当地对智能办案工具的需求后,我积极牵线搭桥。4月9日,成功组织黑龙江集贤县院魏鸾副检察长通过视频连线,为两地检察同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专题培训,将先进经验引入边疆,获得八区院领导高度肯定。
普法先行,心系民生:
4月11日,我为当地农资企业讲授法律课,虽初讲紧张,但深感责任。随后接触的一起农资纠纷案更触动我心:因缺乏法律知识,质朴农户权益受损却申诉无门。这让我下定决心,秋收后定要带着自编案例课件深入团场,播撒法治种子。
同心同向,友谊长青:
四月底,与当地干警共植象征友谊与协作的“同心树”,让龙江与十师的检察情谊在边疆扎根(活动获“学习强国”报道)。
深耕业务,拓展能力:
民事领域:重新梳理办案流程,优化文书,引入“一案双查”方法。学习分院领导办理疑难案件和接访艺术,牢记“支持起诉负责到底”的担当。
公益诉讼:参与线索摸排,在黑龙江同事指导下学习新领域,成功带回4条成案线索。
深入群众:赴团场普法,践行“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念。
倾心沟通,化解矛盾:
5月14日,接待一起监督案件申请人。经过两小时推心置腹的沟通,从法理到情理,成功说服其主动撤回申请,实现案结事了,充分发挥了东北人聊天的天赋。新疆百姓的质朴与明理,再次打动了我。
力解“薪”忧,守护权益:
5月底起,连续处理两批农民工欠薪支持起诉案。面对证据匮乏的困境,在院领导协调下,联合城管等部门,主动帮农民工梳理证据。经不懈努力,两批案件均在6月圆满解决,5起案件助力农民工拿回劳务报酬。特别感谢新疆城管支队的同志的鼎力支持。7月在我们的努力下促成调解,让7位农民工拿到自己被拖欠一年多的血汗钱。
专业监督,捍卫公正:
7月初,一起诉前保全监督案的检察建议未被法院采纳。顶着压力,我深入研究,精准指出法院混淆“事实存在”与“程序合规”,在担保审查、风险提示及撤销错误查封等方面存在程序刚性义务缺失及重大风险。最终,凭借扎实的法理分析和案例支撑,检察建议被成功采纳,维护了程序正义。很感谢“娘家人”提供的智力支持。
结语:
援疆是使命,更是淬炼。从快速融入到业务精进,从普法惠民到力解民忧,我深刻感受到边疆对法治的渴求,也见证了检察同仁的坚守。我将继续与新疆战友并肩,以专业和担当,为法治边疆、和谐边疆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