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力量|孔祥铎:把握“三观” 用好习近
时间:2021-07-13
来源:未知
编辑:董爱洁
录入:董爱洁
审核:郭颖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领航宏伟的事业。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新阶段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觉把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会贯通到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聚焦目标、明确导向、细化举措,立足“十四五”规划谋好局、起好步、开好篇。
▷深刻把握法治思想的“政治观”,筑牢检察工作政治根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就要“讲政治、顾大局”,毫不动摇地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各项检察工作全过程。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检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本色,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工作的指示批示特别是对检察工作的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党的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检察工作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理念,要牢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统筹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需求,做到人民有所呼,检察有所应。
▷深刻把握法治思想的“大局观”,构建检察工作新发展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运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自觉在大局大势的基础上想问题、做工作。更新理念,着眼全局。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时更新司法办案理念,紧紧围绕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制改革和建设,不断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体系,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找准服务大局工作的切入点,主动落实落细“六稳”“六保”各项任务,支持、平等保护各类企业经营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解决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惩治和预防经济金融领域犯罪;创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推开“河长(湖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在法治建设全局中谋划检察事业发展。创新履职,把握变局。“法与时转则治”,法治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跟上、适应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更高要求,努力在变局中坚守初心使命、在变局中保持发展定力、在变局中开创工作新局。积极探索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突出惩治网络犯罪,促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持续落实“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倒逼检察官在办案第一环节就努力做到极致;要着眼向人民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到、感受得到的司法成果,大力推广公开听证等公众参与机制,深化代表委员联络全覆盖、检察业务数据向社会公布等工作,综合运用好新旧媒体平台,讲好检察故事。
▷深刻把握法治思想的“人民观”,提升检察队伍践行法治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等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检察工作要强化“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大力加强“四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检察队伍践行法治、引领法治实践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强“工匠型”检察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法治“排头兵”。积极适应统筹“两个大局”的新形势,大力加强队伍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提升惩防传统和新兴领域犯罪的能力,为实现“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目标,加快完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机制,合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法治意识,助力培养高素质法治建设“接班人”。把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要求落实到检察队伍建设过程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检察官业绩考评为抓手,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扎实推进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过硬检察队伍。
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新时代下,作为一名检察人,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创新,努力为书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的检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