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首页/ 专项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的力量|李胜春: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时间:2021-07-19

来源:未知

编辑:董爱洁

录入:董爱洁

审核:郭颖

【字体:  

自古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更好保障国家安定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法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也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党和国家进而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检察全过程,更好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检察实践。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做了很多尝试,最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就是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始终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我们的前行道路上仍然有着很多的疑难复杂问题,如何才能让法治的力量成为我们应对和战胜这些挑战与困难的重要力量,关键在党。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就必然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将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准确把握“人民至上”司法理念。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法治意识逐渐觉醒,对法治的期待和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必然要将“人民至上”的司法理念贯穿始终,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切实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法治建设中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坚持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贤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00
黑ICP备05000574号-2 集贤县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